网上科普有关“矿井通风的为什么要进行矿井通风”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矿井通风的为什么要进行矿井通风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为什么要进行通风?不进行通风不行吗?经过实践证明,不进行通风是不行的。因为井下要生产就要有人,人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其次人们在井下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烷等,如果不排除这些气体人们也无法生产。井下由于受地温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井下恶劣气候条件进行调节。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
(1)、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
(2)、稀释并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
(3)、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井下必须进行通风,不通风就不能保证安全和维持生产。故矿井通风是矿井生产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它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地面空气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包围着的地面大气,它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正常情况下干空气由下列几种成分组成:
气体名称体积浓度
氮(N2)78.13%
氧(O2)20.90%
二氧化碳(CO2)0.03%
氩(Ar)0.93%
其它0.01%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因发生物理和化学两种变化,使其成份和浓度发生改变。
1、 物理变化:
气体混入:矿层中含有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这些气体便混入井下空气中。
固体混入:井下各作业环节所产生的岩、粉尘和其它微小杂尘混入井下空气中。
气象变化:由于井下温度、气压和湿度的变化引起井下空气的体积和浓度变化。
2、 化学变化:
井下一切物质的缓慢氧化、爆破工作、火区氧化等这些变化均对井下空气产生影响。
经过上述的物理、化学变化井下空气同地面空气相比较发生了较大变化,成分增多、浓度发生变化、氧浓度相对减少。井下空气的成分种类共有:O2、N2、CH4、CO、CO2、H2S、SO2、H2、NH3、NO2、水蒸气和浮尘十二种。但由于各矿条件不同,各矿的井下空气成分种类和浓度都不相同。
井下空气的主要成分:
一、氧(O2)氧气的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对空气的比重是1.11,其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以和所有的气体相化合,氧能助燃,氧是人和动物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没有氧气人就不能生存。氧气对人影响见下表: 氧的浓度% 人体的症状反应 17 静止状态无影响,工作时引起喘息、呼吸困难、心跳加快 15 人体缺氧,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及判断能力减弱,肌肉功能破坏失去劳动力 10~12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对生命就有严重威胁 6~9会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在几分钟内尚能跳动,如不进行急救,会导致死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对矿井空气的规定:
1、井下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应不低于20%,二氧化碳应不高于0.5%;
2、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应不超过0.5mg/m3;
3、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接触限值应不超过GBZ 2的规定; 井下空气由于受矿井生产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影响,使井下空气中存在一些有毒有害气体:
一、一氧化碳(CO)
1、性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对空气的比重为0.97,微溶于水。在一般温度与压力下,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浓度达到13%--75%时遇火能引起爆炸。
一氧化碳之所以毒性很强是因为它对人体内血红球所含的血色素的亲和力比氧大250--300倍。因此,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就阻碍了氧和血色素的正常结合,使人体各部分组织和细胞缺氧,引起窒息和中毒死亡。
2、一氧化碳的浓度与中毒程度的关系: CO浓度/% 主要征状 0.016 无征兆或有轻微征兆 0.048 轻微中毒,1小时内出现耳鸣、心跳、头昏、头疼 0.128 严重中毒,0.5~1小时内出现头痛、耳鸣、心跳,四肢无力、呕吐 0.4 短时间内人就会失去知觉,抢救不及时就会中毒死亡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30mg/m3。
3、井下一氧化碳地来源:
(1)、爆破时产生的炮烟;
(2)、柴油机的尾气;
(3)、煤层自燃、页岩气等;
二、硫化氢气体(H2S)
1、性质: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微甜,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它对空气的比重为1.19,易溶于水,能燃烧,当浓度达4.3%--46%时还具有爆炸性。有很强大的毒性,能使血液中毒,对眼睛粘膜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不得超过10mg/m3。
2、当空气中的硫化氢气体浓度达到0.01%时,人能嗅到气味,并会流唾液、流鼻涕;当浓度为0.05%时,经过0.5~1小时,就能引起严重中毒;当浓度为0.1%时,在短时间内就有生命危险。
3、井下来源:
(1)、坑木析腐烂。
(2)、含硫矿物(如:黄铁矿、石膏等)遇水分解。
(3)、从采空区废旧巷道涌出或煤围岩中放出。
(4)、爆破时产生的炮烟。
三、二氧化硫(SO2)
1、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硫黄燃烧味的气体,它对空气的比重为2.2,易溶于水。常存在于巷道底部,它对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作用。
2、当空气中含二氧化硫为0.0005%时,嗅觉器官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当浓度为0.002%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可引起头疼和喉痛;当浓度为0.05%时,能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短时间内即死亡。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不得超过15mg/m3。
3、井下来源:
(1)、含硫矿物的自燃或缓慢氧化。
(2)、从煤围岩中放出。
(3)、在硫矿物中爆破生成。
四、二氧化氮(NO2)
1、 性质:二氧化氮为红褐色气体,它对空气的比重为1.57,极易溶于水,对眼睛鼻腔、呼吸道及肺部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二氧化氮与水结合生成硝酸,因此对肺部组织起腐蚀破坏作用,可以引起肺部浮肿。
2、二氧化氮的浓度与中毒程度关系: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得超过5mg/m3
井下来源:
主要是放炮产生。
五、氨气(NH3)
1、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有浓烈臭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596,易溶于水,空气中浓度达到30%时有爆炸危险。氨气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喉头水肿。
2、氨气的主要来源是:爆破工作;煤岩层中涌出、用水灭火等。
六、氢气(H2)
1、性质:氢气无色、无味、无毒,相对密度为0.07。氢气能燃烧,其点燃温度比甲烷低100~200℃,当 空气中氢气浓度为4%~74%时有爆炸危险。
2、空气中氢气的主要来源是:井下蓄电池充电时放出氢气;有些中等变质的煤层中也有氢气涌出。
七、《煤矿安全规程》对有害气体规定 有害气体名称 符号 最高容许浓度(%) 一氧化碳 CO 0.0024 二氧化氮 NO2 0.00025 二氧化硫 SO2 0.0005 硫化氢 H2S 0.0006 氨气 NH3 0.004 1、加强通风。适当增加风量,把这些有害气体排出或冲淡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浓度以下,是常用也是有效防止井下有害气体危害的最根本的措施。
2、加强检查,用各种瞧骷嗍泳赂髦钟泻宓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如果某种有害气体的含量较大可采取抽放措施。如瓦斯抽放。
4、井下通风不良的地区或不通风的旧巷道内积聚大量的有害气体。故在这些旧巷口要设栅栏,挂警标,防止他人误入。如果必须进入,需要详细检查各种有害气体方可进入。
5、若有人由于缺氧窒息或呼吸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时立即将中毒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巷道或地面并进行人工呼吸(NO2、H2S中毒除外)施行急救。
关于“矿井通风的为什么要进行矿井通风”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书南]投稿,不代表阿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4-780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阿泰号的签约作者“书南”!
希望本篇文章《矿井通风的为什么要进行矿井通风》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阿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矿井通风的为什么要进行矿井通风”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矿井通风的为什么要进行矿井通风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