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在想什么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在想什么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柏拉图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你的灵魂是否有过谈话?你是否知道自己每天在想什么?别急着回答,坐下来好好想想你真的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每天到底在想些什么吗?也许我们知道现在在想工作要怎么升职、学习成绩要如何提高、下个假期要去哪里玩等等,却很少有时间或有意识去认真研究我们闹钟的想法。
我们为什么需要知道每天到底在想些什么呢?《其实你很好》带着我们先从认识大脑开始。
美国神经系统科学家保罗.麦克莱恩在1952年时曾提出过著名的三重脑理论(The Triune Brain Theory)按照人类进化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他把人体大脑分成了三个截然不同的部分:
爬行动物脑,俗称本能大脑,负责本能反应;
古哺乳动物脑,俗称情感大脑,负责情绪体验;
新哺乳动物脑,俗称理智大脑,负责理性思考。
类似这样的理论已经听过很多次了,但凡跟心理相关的书都会从研究大脑开始,而这次的阅读让我又涨了一个知识,那就是海豚也有理智大脑。
本能大脑 主要功能是 保命 和 求存 。就像我们的私人医生,它时刻关注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心跳是否正常,呼吸是否平稳,各个器官是否正常运行,饿了是否有饭吃,渴了是否有水喝等等。诸如此来的基本需求都归本能大脑掌管。 很重要的一点是,本能大脑无法区分现实和假象 。也就是说,当你掉到了老虎笼子里,和当你想象自己掉到老虎笼子时,本能大脑会驱使身体做出一模一样的压力和恐惧反应。
情感大脑 最重要的功能是 追求快乐 和 舒适 ,同时 躲避痛苦 和 不适 。和本能大脑一样,情感大脑也无法很好地辨识现实和假象。且没有时间和因果逻辑概念。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经过情感大脑一过滤,就会以要么舒适,要么痛苦的感觉呈现出来。
除此以外,以上两个大脑还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在 潜意识层面 活动;二是作决定的依据都是 过去 。我们很多的惯性思维和行为习惯,几乎都是来自于本能大脑。
理智大脑也是大脑新皮层,是人类进化史上最新出现的脑结构,位于情感大脑的外层,主要掌管逻辑推理、信息处理、语言沟通、制定计划和目标设定等能力。(看到书里介绍的内容,我想我的理智大脑一定没有发育好,计划能力有点弱呀T.T)它最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在处理信息是,理智大脑不再需要完全参考过去发生的事情,因为它有能力把筛选和甄别过去的信息,从而总结对当下最有用的新信息。并且,理智大脑的活动是在 意识层面 的。理智大脑客观又冷静,它并不关注那些 感觉 好的对象,他关注的是那些 真的 对你好的东西。比方说督促自己锻炼身体、健康饮食、早睡早起等等。
三个大脑同时都对我们的行为持有自己的观点,每次做决定脑袋里都有小人儿在开大会:
本能大脑说:“哇,这个蛋糕看上去太好了,我已经流口水了,我要吃掉它。”
理智大脑说:“不行,我现在要戒糖,这个糖分含量太高了。"
情感大脑说:“享受美食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就吃这一次。”
2比1于是理智大脑就被KO了。这样我终于了解自己每次的纠结,都是因为本能、情感、理智小人在打架,而我的理智小人常常输让我懊悔不已......
神经科学家发现,我们仅对5%的认知是有意识的,而平日里大多数的行为、决定、身体感受和情绪,都是由剩下的95%的潜意识所引发。可是潜意识看不见摸不着,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似乎也看不见呀。真的是这样吗?
大家都听过“蝴蝶效应”,蝴蝶振翅而飞,造成的影响确实不可估量。每当我们大脑产生一个想法是,大脑里的神经元之间就会产生某种信息交换。而这些信息交换会作用在我们的身体上,身体感觉会即刻反应在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上。测谎仪就是按照这样的原理设计而生。当你说谎,身体就会做出压力反应,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肌肉紧绷以及身体出汗。而如果没有说谎那么身体就会做出放松反应,心跳均匀、血压平稳、呼吸正常、肌肉松弛和体温正常等。无论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当下身体都会对大脑里的人和想法做出反应,且速度惊人。
而消极思维就像侵入身体环境的污染物一样,对我们的五脏六腑都有影响。所以很多被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情感伤害的人,往往身体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失眠,还会伴随身体疼痛,比如胃疼、腰疼、头疼、背疼等等。而消极思维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情绪和行为有不小影响。当我们感觉“我没有价值,我做不到,没人会喜欢我”时,我们就会感到无助、伤心、失落、绝望和孤独,而这些晴夏又会驱使我们离人群越来越远,直到把自己孤立。
因此,我们要认真弄明白自己每天到底在想什么的原因,是因为一个想法会触发另一个想法,一串想法会行为思维习惯,而思维习惯则会左右我们平日里所做的大大小小的决定。本能大脑和情感大脑当然有他们自己的作用,但有意识的对理智大脑加以训练和强化,才能在做决定时不至于总是让本能和情感大脑占上风。人类大脑最神奇的一点就是,虽然已经成年思维基本固定,但大脑就像橡皮泥一样,极富柔韧性、适应性和可塑性。试着给已经变硬的橡皮泥加点水吧,反复揉捏,它又可以变得柔软,成为任何你想让她成为的摸样。
即便以往的经历多有苦涩和伤害,但大脑分分钟都在接受新的信息,产生新的神经通路,只要想改变,最好的时间永远是现在。常做复盘,让思维与灵魂谈话,了解自己每天都在想什么,朝着理想生活努力把~
(脑科学)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教育#
人类有三重大脑:
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
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
理智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主管认知。
现实生活中,我们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以至于我们往往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理智脑虽然拥有智慧,但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究其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进化的过程,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一样。进化初期,出现的是爬行动物,它们只有本能,是没有感情的,比如蛇,它不懂得你救了它就知恩图报而不咬你。后来有了哺乳动物,才进化出了情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喜欢养猫或狗当宠物,因为它们会和人交流感情,你给狗狗吃的,它很高兴,你打它惹怒了它,它可会咬人。再后来才进化出了人类,只有人类才有理智,我们才比其他动物显得更高级、更聪明。
二、人的三重大脑发育成熟的时间不同。本能脑早在婴儿时期就比较完善了,情绪脑则要等到青春期早期才趋于完善,而理智脑最晚,要等到成年早期才基本发育成熟,所以我们在20岁甚至30岁以前,有人成熟的晚,总是显得心智幼稚不成熟。
三、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更多的神经元细胞,所以它们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同时,它们距离心脏更近,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优先得到供血,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极度紧张时往往会感觉大脑一片空白,这是因为处于最外层的理智脑缺血了。
四、本能脑和情绪脑掌管着潜意识和生理系统,时刻掌控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五官感受,调控着呼吸、心跳、血压等身体运行机制,因此其运行速度极快;而理智脑的运行速度非常慢,这也是为什么一有情绪波动,就影响智力发挥呢,考试一紧张,大脑就容易空白,并且理智脑运行时非常耗能。
基于此,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加强理智脑的作用,指导自己的人生,不至于在面对选择时,做出错误的决策和行动。
我们前面提到,两岁前,孩子的“爬行动物脑”(Reptilian brain)会担任主导的角色,所以两岁前的孩子只会管自己想要的,不会考虑后果或其他人的感受,你要做的就是满足它的任何需求。
(如果对于大脑的作用不清楚,请看(脑神经基础)认识大脑)
但孩子到了两岁, “古哺乳动物脑”(Paleomammalianbrain)就开始醒过来, 二岁到十二岁这十年是建立孩子自信和自我价值非常重要的阶段 ,十二岁以后,古哺乳动物大脑就已经定形,到时候要改变的话,就会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或非常痛苦的经历。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像以前一样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没有规矩和自律的话,大脑就学会了:我可以做任何我喜爱的事。
长大了以后,为了达到目的,可能会 不择手段 ,包括使用暴力、骚扰、犯法等等。这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犯法的年青人,犯法后甚至不察觉自己有错,这些年青人的背景都不错,而且父母都是非常 溺爱 他们。因为在孩子2-12岁这个阶段,父母的溺爱让孩子的大脑认为想要什么就做什么。
如果规矩太多的话,则会限制孩子的发展,大脑会认为孩子不可以独自去做事,任何事都需要别人的批准,认为自己是不值得信任的。长大以后,就很难独当一面。一旦这概念在大脑形成了以后,就很难再去改变,更不要以为看几本书,或上几节课就能改过来。
规矩和自由之间要有一个平衡,孩子可以在固定的框架内自由活动。例如:在公园玩30分钟,就要回家吃饭。例如:和朋友一起去买零食,但要注意安全,而且一定要两个人一起,买完了就要立马回来。 规矩和框架要预先谈好 ,一旦定下来了,就不可以轻易去修改。否则,孩子就会无所适从。
孩子犯规矩了做错了, 一定一定要有后果 。特别是孩子大脑还在塑形的过程中,他们不会分别例外,当有了第一次,他们就会认为规矩不重要。如果你舍不得惩罚孩子,那你事前就不要用惩罚去吓他,狼来了的故事大家应该耳熟能详吧。当孩子做错事,没有后果的话,换句话来说,就是一种奖励。大脑就会认为,犯规会有奖励,那以后你就不要埋怨孩子说不听,因为是你亲手把这些权力丢掉的。
惩罚是必须的,如果你真的心疼,你可以 陪孩子一起承担后果,而不是免去后果,更不是背后替他去承担 。我有遇到一个案例,孩子在家里玩球,爸爸预先已经说过不可以在家玩球,很危险。孩子不听,后来孩子真的把几个杯子摔破了。遇到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样呢?很多家长是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收拾残局。舍不得骂的,就直接自己默默地收拾好。
这样孩子会变得自卑,因为他觉得自己没用,以后遇到问题,就会选择逃避。让孩子去承担,是培养自信的一个方法,也让孩子更愿意去面对错误。
以下的家长,就处理得很好:
爸爸:我是不是跟你说过不可以在家玩球?你现在知道了吧?
孩子:我下次会小心。
爸爸:不,这不是小心不小心的问题,家里就是不应该玩球,因为空间小。如果你想玩,可以去楼下公园,或回学校玩。
孩子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爸爸:因为你把杯子摔破了,所以你这两个星期都没有零用钱,要把杯子买回来。
孩子低着头,不回应。
爸爸:那你现在把扫把拿过来,我们一起把这里收拾干净吧。
然后爸爸就陪着孩子去承担后果,记得, 是一起去做,不是替孩子去做 。
在收拾的过程中,爸爸还跟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孩子就会知道,原来爸爸也会犯错。要让孩子知道,犯错不代表个人没价值,更不会影响爸爸妈妈对他的爱。
告知孩子他们做错的时候,必须要严肃,不可以嬉皮笑脸,否则孩子分不清是在开玩笑,还是真的做错了。
如果前期规矩和自律建立得好,孩子会在4岁左右就安顿下来,当然,他们还会找机会去挑战一下底线或原则。但只要父母能做到一视同仁,孩子的自信和自我价值就会慢慢建立起来,十二岁以后就会定型。
(脑神经基础)认识大脑
(脑神经)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
关于“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在想什么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灵蕾]投稿,不代表阿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50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阿泰号的签约作者“灵蕾”!
希望本篇文章《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在想什么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阿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在想什么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在想什么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