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古代的人为什么以蛇作为腾?”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的人为什么以蛇作为腾?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先不论圣经中是否丑化了蛇,对于一个没读过圣经的人,蛇这个动物依旧是负面形象多于正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它长得不好,它不像熊猫或无尾熊那样可爱,也不像狮子或老虎那样威武,也没有长颈鹿或大象那样特殊的造型,大多数人一眼看到蛇的感觉都是冰冷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所以站在写寓言故事的立场来说,圣经的作者拿蛇来当反派角色其实是用得十分恰当。我们要问的是,撒旦什么东西不好变,为什么要变成蛇,各地的古文明如何是怎么看待蛇的呢?蛇真的只是一个蛇图腾的实验室吗?如果我们了解古文明对蛇的态度,我们可以把蛇诱惑夏娃这事件说得比雷尔更精彩一点。很多古文明都是拜蛇的,中美洲的玛雅是拜蛇的,他们的神叫做羽毛蛇神,埃及的皇家徽章是眼镜蛇叫做「优拉阿司」,中国的伏羲与女蜗是人首蛇身的蛇神,台湾的原住民也是拜蛇图腾,太平洋当中的姆大陆古文明也是蛇图腾。有一种说法是这些蛇都是来自姆大陆的七头蛇(也有说是七尾蛇的)先从玛雅的蛇说起,玛雅的主神叫做羽毛蛇神,他的蛇形象像是一种蛇状物,长条状物,像是一中飞行的工具,雕刻叫做蛇中人,此外玛雅还有蛇影阶梯的金字塔。玛雅的蛇是属于比较象形的,像是在模拟一种蛇状物,而不是真正的一条蛇。中国的蛇就热闹了,伏羲与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蛇神,他们两个是兄妹关系,也是在大洪水之后存活,并且繁殖许多后代,所谓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这是中国式的创世纪造人。这种神话里的近亲繁殖非常常见,传统的解释都是朝向原始部落近亲通婚的影射,不过我们若仔细看一下这个蛇神手上拿的东西,你就会发现,这是蛇族造人,他们手上拿的东西是一把尺。以我们现在了解的造人技术,就是所谓的复制人,复制人复制出来的都是来自同一个母细胞的双胞胎,这些复制人彼此之间就是兄妹关系。我想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了解这一则神话所要传达的意思,何谓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除了中国有蛇族造人的记录之外,印度与巴比伦的蛇也都扮演着造人与繁殖的重要角色。而且它们的蛇身缠绕的方式都类似,看起来就像是DNA的双股螺旋,勾动我们更多复制人的连想。再来看甲骨文里的讯息,这是一个蛇字。甲骨文里并没有蛇字,只有「虫」与「它」,仔细看看,这两个字其实是同一个字,也都是代表蛇的意思。然后我们来看「禹」,这个跟大洪水相当关系密切的人,正是手中抓着一条蛇,甲骨文专家的解释是说,禹族是一个拜蛇的民族,也就是说,禹也是撒旦这一族的就是了。再来看前几年大出锋头的三星堆,「蜀」(图十九)这个字也是从蛇的,三星堆也是蛇族的,也是撒旦一族的成员,他们是大眼睛的蛇族。还有蚩尤的「蚩」也是,他们是被神族打败的蛇族。不过根据考古研究,专家们认为蚩尤一族是拜牛的,也许这个蛇字只是巧合也说不定,我们不一定要硬去穿凿附会。看完中国的蛇,我们再来看看台湾的蛇。台湾原住民也是拜蛇的,也有蛇族造人的传说。邹族的造人神话中就有蛇生的内容,蛇在兰屿达悟族的神话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北海岸附近的草岭古道上有一块虎字碑,根据凯达格兰族的传说,那碑上写的字并不是「虎」字,中国字的虎字从来没有人这样子写的,那应该是一条竖立的蛇,那块碑该被称为「蛇字碑」而不是虎字碑。在这里讲述几两则原住民的蛇传说,一则是排湾族与鲁凯族的神话,这两族也是拥有蛇图腾崇拜的原住民,故事是说有一条蛇来族里求亲,一家之中只有妹妹愿意嫁给蛇郎君,蛇娶了妹妹之后就变成一个英俊的青年,并且住在华丽的房子,姐姐看到之后心生嫉妒,将妹妹害死,后来妹妹化为鸟,再回来与蛇相会,并让姐姐得到报应,最后跟蛇繁衍出众多物种。神话民俗的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蛇图腾崇拜的变形神话,类似的神话还流传在印度、缅甸、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地。另一则讲布农族与邹族的大洪水神话,在这两族的大洪水传说中,洪水都是由蛇引起的,巨蛇堵住溪流(邹族是说巨鳗),引起大洪水,人类与动物为了避难都躲到高山上,后来靠着螃蟹的帮忙,将巨蛇夹死洪水才退去。这里虽然角色的叙述与圣经上有点不同,但是不可否认的,它一样是显示出蛇与洪水的关系密切,而不是其它的动物。这个蛇是受古代人民所拥戴的似乎是毫无疑问,它带来的是医疗农耕的技术,圣经里谈到医药的部份也不得不引用蛇这个图样,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发现,现在很多医学相关的标志都有两条蛇互相缠绕,像台大医学院的院徽一样(图二十一),可是,这样正面的图腾为什么到了圣经创世纪里却成为了撒旦的化身。再想一想,其实撒旦在创世纪里也还不坏嘛,他不就是教人类辨别善恶,教人类各种知识吗,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撒旦应该是好人吧,反而神族这边倒像是坏人。洪水之后蛇族苟延残喘,在地上继续教育人类,做跟神族相反的事。所以,它既是洪水始作俑者,也是洪水最后的残余者,也是下一次文明的启发者,蛇是古文明中很重要的一个角色。说着说着角色是不是有点逆转了,神族变得坏坏的,蛇族变得好好的。好像神族是愚民的,(圣经里确实有这样的痕迹),蛇族是教育人民的,撒旦引诱夏娃去吃智慧果是好的,神要人不可吃智慧果是不对的。真的是这样子吗?我想,我没有足够的理由下这样的结论,神跟蛇的恩怨我们哪里搞得清呢?若是要写小说,我当然可以给它们一些戏剧性的缘由。不过我们若要尝试寻找真相,在线索与证据不足之下,就不该下这种是非两断的结论,这也是我在一开始就把标题定为「连想」的最重要原因。
为什么石炭纪会出现身长接近3米的巨型蜈蚣?真是太可怕了?
侏罗纪、白垩纪等这些纪代表着古代的一个时间段。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
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6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
:1.震旦纪为地质年代名称,元古宙晚期的一个纪,属于新元古代的晚期。
2.寒武纪(Cambrian)是显生宙的开始,距今约5.42亿年前—4.88亿年。
3.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符号O),地质年代名称,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原始的脊椎动物出现),开始于距今488个地质单位之前(4.8亿年前)~444个地质单位之前(4.4亿年前),延续了4200万年。
4.志留纪(Silurian Period)(笔石的时代,陆生植物和有颌类出现)是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古生代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4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
5.泥盆纪 (Devonian):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
6.石炭纪(Carboniferous)约处于地质年代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始石炭纪(又叫密西西比纪,三亿两千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和后石炭纪(又叫宾夕法尼亚纪,两亿八千六百至三亿两千万年前)。
7.二叠纪(Perm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开始于距今,2.99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
8.三叠纪(英语:Triassic)是公元前2.5亿至2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
9.侏罗纪(Jurassic)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
10.白垩纪(英语:Cretaceous Period)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BC1.45亿年,结束于BC6500万年,历经8000万年。
11.第三纪(TertiaryPeriod)是新生代的最老的一个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260万年),第三纪分为早第三纪(开始于6500万年前,结束于2330万年前)和晚第三纪(距今2330万年—距今164万年)。
12.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它从约2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何止是三米长的蜈蚣,人头大的蜘蛛、三米长的马陆、一米宽的蜻蜓……都生活在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的石炭纪!
石炭纪之所以被被称为石炭纪,是因为
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的煤炭储备高达地球总储备的50%多!
石炭纪时陆地的面积大幅度增大,陆生动物也拥有了一次空前发展的机会,脊椎动物演化史出现一次飞跃,从此摆脱了对水的依赖。生活在陆上的昆虫,如蟑螂类和蜻蜓类,是石炭纪突然崛起的一类陆生动物,它们的出现与当时茂盛森林密切相关。
石炭纪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巨虫时代”,
因为当时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特别的高,虫子都长的特别的大!比如说开头说到的那些节肢动物:
中突蛛亚目的巨型蜘蛛,有人头般大小!它住在自己的洞穴里,用蜘蛛丝探测外面的动静。
多足纲的巨型马陆,有大约3米长,身披坚硬的盔甲,长有锋利的大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节肢动物!
还有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巨型蜻蜓,它们单单翼展就有1米长!
这些动物真的是和传说中的妖魔一样啊,要是人类和它们生活在一个时代,不知道是不是还能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如果没有一些了解的人真的难以想象,那些平常我们随手可灭的虫子的老祖宗,竟然是那样的庞大!
距今3.6亿到3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在地质史上被称为“巨虫时代”,孕育出了一大批巨型节肢动物。 其中就包括大家所熟知的“巨型蜈蚣”。
所谓的“巨型蜈蚣”,其实叫做节胸,属于节肢门—多足亚门—倍足纲,而蜈蚣属于节肢门—多足亚门—唇足纲,它们都不属于一个纲的,亲缘关系相当远了。举例来说的话,它们之间就类似于人类和鱼的关系。
因此,节胸不是什么巨型蜈蚣,它和马陆同属一纲,可以认为它们是一类古马陆。 节胸有大有小,小的种类只有几厘米,大的种类有2.4米,半米宽。 后者是根据在新墨西哥发现的足迹化石推断的,这只巨型节胸的脚印就像两道平行的轮胎痕迹。 巨型节胸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陆生节肢动物。
巨型节胸虽然很大,但并不可怕。因为从化石看它们并 没有强大的口器,无法进行捕食 ,肠道内容物和粪便化石也表明了它们是一种 以植物碎屑为食的食腐动物。
石炭纪同时生活着巨型昆虫,当时已经出现的有翼昆虫有蜻蜓和蟑螂,其他类群尚未出现。 巨脉蜻蜓翼展有74厘米宽,它们就是石炭纪的老鹰,在空中盘旋,以其他节肢动物为食。
石炭纪巨型蜘蛛的传说,源自1980年在阿根廷发现的一个化石,这个化石呈现出了一个体长40厘米、腿宽50厘米的大型蜘蛛。然而,2005年,曼彻斯特大学的蜘蛛专家保罗·赛尔登重新检查了这个化石,他发现 这根本不是蜘蛛,而是一只带有硬壳的海蝎(板足鲎) 。截至目前,蜘蛛体型纪录的保持者仍然是1965年在委内瑞拉发现的巨型食鸟蛛,石炭纪尚未发现比现代蜘蛛更大的种类。
有史以来最大的节肢动物:耶克尔鲎(海蝎)化石
石炭纪时期陆地上确实有巨型蛛形纲动物,不过不是蜘蛛,而是蝎子。 肺蝎长达70厘米,在当时是可怕的杀手,其毒刺足以放倒一些四足动物了。
石炭纪成为巨虫时代, 和当时的富氧环境有直接关系。 当时的情况是,蕨类和裸子植物已经在陆地上繁盛, 出现了大片的热带雨林,但是却没有以活的植物为食的动物 ,节肢动物只能吃死去的植物碎屑。 再加上石炭纪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蕨类植物大面积蔓延,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就越来越高了。
石炭纪的热带雨林景观
节肢动物在海里本来是用鳃呼吸的,它们登陆之后就换了一套呼吸系统。 昆虫的外骨骼上布满了微小的气管,可以将氧气直接输送到组织内部,而无需经过循环系统。这种体表扩散型的呼吸,对于小型动物来说特别高效。 因为越小的动物,其表面积/体积比就越大。因此,正如我们看到的,昆虫大多是一些小不点。
但石炭纪的环境与今天不同,当时的大气中氧气浓度特别的高,达到了35%,是地球有史以来氧气浓度的巅峰期,今天只有21%。 这么高的氧气浓度足以供养昆虫走向大型化。
另外,当时,没有植食性动物,只有捕食者和食腐动物。 各类节肢动物成功地利用当时的富氧环境,展开了一场比体型的生存竞赛 ,长得大就可以吃掉对方,而长得小的只能被对方吃掉,只有那些长得足够大的才能留下后代,并把自己的个子大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这样经过石炭纪几千万年的演化,各类节肢动物就纷纷变得越来越大了。
距今3亿年前的石炭纪末期 ,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冰川运动,冈瓦纳大陆的南部为冰川所覆盖,海平面下降了100米。 地球环境由温暖、潮湿转为炎热、干燥。大片热带雨林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纷纷消亡,这就是石炭纪末雨林崩溃事件。
石炭纪的石松化石
由于热带雨林崩溃,大气中氧气浓度在石炭纪之后的二叠纪急剧下降,从35%下降到15%,这个氧气浓度已经无法供养这些巨虫了,于是巨型节肢动物就走向了灭绝,只有那些小型化的种类活了下来。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的登陆先锋,它们在4.5亿年前的奥陶纪晚期就开始登陆了。到3.7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四足动物也开始了登陆之旅。 石炭纪中后期两栖动物和巨型节肢动物在陆地上共同繁盛,原始的爬行动物出现。
石炭纪:巨虫和两栖动物共存
爬行动物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比巨虫和两栖动物更强, 石炭纪以后地球就进入了长达2.3亿年的爬行动物时代。爬行动物出现了很多植食性种类, 从此动物和植物的关系彻底改变了,动物控制着植物,使植物无法无序蔓延,大气中氧气浓度受到了控制,从此以后, 地球再也没有出现过石炭纪那种富氧环境。
与此同时, 在爬行动物的主宰下,体型大的节肢动物不再是优势,反而是累赘 ,体型越大就越容易被食虫性的四足动物发现并捕食,留下后代的几率反而越小。于是,节肢动物就此走向了小型化,并繁衍至今。 巨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今天只能从化石记录中感叹它们曾经的辉煌。
二叠纪:爬行动物时代来临
了解动物知识,关注动物博览。
恐龙出现之前,巨型昆虫统治着世界。
当你抱怨喂蚊子咬时,要感谢今天的昆虫比它们的史前祖先小得多。
亿万年前的石炭纪,巨型昆虫和节肢动物在地球上很常见。尤其是巨型蜻蜓和三米长的蜈蚣尤为出名。
虽然今天有100多万种昆虫,但真正的巨型昆虫已经不存在了。它们为什么消失了?
有两个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气候环境已经改变了。那些巨型昆虫和节肢动物出现时,地球的空气温暖潮湿,并且含有更多的氧气。在石炭纪和二叠纪,地球空气中含有31-35%的氧气,相比之下,今天空气中只有21%的氧气。
氧气水平对昆虫和节肢动物尤其重要,因为它们没有肺。相反,它们依靠空气流过身体上一系列叫做气孔直接连接到需要氧气的组织。
巨型昆虫和节肢动物消失还有另一个原因。随着古代恐龙进化出飞行能力,最终成为鸟类,它们通过捕食和竞争来限制昆虫的大小。
已知最早的鸟始祖鸟大约在1 . 5亿年前出现。鸟类比巨型昆虫更快更敏捷,鸟类限制了昆虫的体型发展,昆虫通过进化出更小的体型躲避鸟类的捕食。昆虫大小的变化是渐进的。这种逐渐的变化与当时鸟类的逐渐进化非常吻合。
石炭纪,又称巨虫时代,距离今天约3.55亿年,持续了0.65亿年。石炭纪可以说是植物最为巅峰的纪年,也是生产巨虫的时代。而题目中所属的巨型蜈蚣,就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石炭纪的时候,整个地球还只是一块完整的大陆(号称盘古大陆)。八那个时候气候适宜,湿润,大量植物开始快速生长和扩散。整个盘古大陆都被茂密的植被覆盖,由于植物的旺盛,导致了地球含量量逐渐曾加。在石炭纪晚期,地球含氧量达到 历史 峰值,45%左右,几乎是现在的2倍。含氧量的增加,客观上就允许动物们可以具有较大的体型,当时许多动物都疯狂地向巨大体型进化,越大的体型,约容易活下去和传宗接代。总之,氧气含量的增加,极大地增加了动物们的体型极限。
当时除了这种体长有3米的夸张的巨型蜈蚣,还有像人头那么大的蜘蛛,翅膀长度有1米作用的蜻蜓。总之,很多动物都是出奇的大,肆无忌惮的长,丝毫不用考虑体型巨大带来的供氧负担。不过,这种发展趋势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一场噩梦般的大火破坏了。前面也说了,石炭纪植物疯长,所以导致了大量的生物质堆积,这些生物质直接贡献了地球总煤量的50%以上。而过多的生物质和过高的氧气含量,很容易引发森林大火。那个时候,刚好发生火灾喷发,导致一次大火。由于盘古大陆森林几乎都是连在一起,所以整个盘古大陆几乎都被燃烧,导致了石炭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巨虫时代就此落幕。
石炭纪在距今大约三亿年左右,因为地质学家通过化石发现在这一时代出现了非常巨大的爬行动物,因此石炭纪又被称为巨虫时代,这里有翅展达1米多的蜻蜓,长度达3米的马陆(千脚虫)随处可见。
科学家推测出现巨型昆虫的原因跟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有关,由于在石炭纪的前一阶段泥盆纪主要是各种裸子植物占据主要地位,其他动物很少,所以在石炭纪时期氧气已经积累到35%左右。
高浓度的氧气含量对于用肺呼吸的哺乳动物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对于昆虫类却没有任何不利影响,昆虫的呼吸系统可以维持更大的体型,说句不太严谨的话: 只要氧气含量足够高昆虫的体型就会足够大。
石炭纪的名字其实也是有含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煤炭石油资源大多数起源于石炭纪,由于当时地球上的动植物较多,同时氧气含量又极高,自燃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多发性大火也可能是导致石炭纪过后氧气含量大降的原因。
三米长的巨大蜈蚣很可怕,那么三米长的小龙虾还可怕吗?
石炭纪有个别名,叫做巨虫时代。比较出名的巨型昆虫包括巨型蜘蛛、巨型马陆(题目中说到的巨型蜈蚣是节胸,其实算是马陆这一纲的,不是我们现在的蜈蚣),巨独角仙、巨脉蜻蜓……
现在我们见到的蜻蜓,翅展一般也就5厘米,最大也就接近20厘米。但是巨脉蜻蜓就不一样了,翅展能达到95厘米。
翅膀展开接近1米啊朋友们!吓得我不自觉的比划了一下自己的臂展。。。
这种蜻蜓飞的也很快,时速能达到60公里,他们会以小型的动物为食,可以说是石炭纪的天空里的王者~
是不是感觉很无敌!但是巨脉蜻蜓也是有天敌的,它的天敌,是体长超过2米,重量达到100公斤左右的,看上去像XXXXXXXL号蝾螈的——引螈。
…………
反正,石炭纪的巨型昆虫是在是太多了。
现代大气的含氧量大概是21%,石炭纪时期,含氧量大概是35%。
它们的胸部和腹部有气门分布,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的鼻孔,在呼吸的时候,气门开启,空气会直接通过气门进入气管,然后经过气管,扩散到昆虫体内各个地方。
采用这种呼吸方式,空气的含氧量会直接影响昆虫的呼吸效率,而呼吸效率又影响着昆虫体型大小,所以在含氧量高的石炭纪,出现巨型昆虫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比如石炭纪时期,两栖动物同样繁盛。到石炭纪晚期,还出现了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飞跃——最早的爬行动物,林蜥出现。从此脊椎动物将逐渐摆脱对于水的依赖,它们将在陆地上,去见识更加广阔的天地。
再比如石炭纪时期的植物也同样壮观。这个时期森林非常广阔,乔木挺拔,灌木茂密。繁茂生长的森林也是今天地球煤炭资源的主要来源。现在知道石炭纪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了吧~?
为什么石炭纪会出现体长近3米的蜈蚣?其实除了体型巨大的蜈蚣之外,石炭纪还出现过各种体型庞大的昆虫,现在的我们或许对此根本就是难以理解的。
对于现代的人类来说,石炭纪的确是一个比较奇葩的世界,那个时代有着各种奇葩的生物,比如说翼展近1米的蜻蜓,又比如说体长3米的蜈蚣以及千足虫,如果现在的人类穿梭回到过去,去往石炭纪的话,那么恐怕会被那些昆虫所吓死,因为平常生活中昆虫是很不显眼的生物,但是在石炭纪,几乎所有的昆虫都会对人类造成生命威胁,一个不小心,我们就可能成为其盘中餐。
石炭纪是地质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代,它大概从3.59亿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2.99亿年前,跨越了大概6000万年的时间。为什么说这个年代对于我们而言十分重要呢?原因在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煤炭,几乎全部是在这个时代所贡献的,石炭纪的特点十分鲜明,那就是在这个时代,地球上的植被包括地球上的昆虫,体型都比现在要大上不少。
为什么石炭纪会这么奇特呢?根据科学家的推测,这很可能跟石炭纪地球上大气氧含量十分丰富有关。地质学家认为,古生代末期大气中高含氧量是造成石炭纪生物体型普遍偏大的一个重要缘故,根据地质学家的进一步分析,石炭纪时代地球大气的最高含氧量相当于现在的1.5倍至2倍,纵观整个石炭纪,大气中的平均含氧量为32.3%,相当于现代的1.6倍!这么高的含氧量,那么自然就很适合生物的生长了,体型长得大一点,那也是理所应当。
石炭纪处于地质年代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延续了6500万年。这段时间地球孕育出了一大批巨型节肢动物,不但有题主所说的体长近3米的蜈蚣,还有翼展近一米的蜻蜓,3米长的巨型马陆,2.4米长的节胸千足虫等等,除了巨型昆虫,当时还有大量的巨型两栖动物,可以说石炭纪是地球的巨虫时代。
石炭纪是地球植物大发展的时期,地球上繁茂的森林提供了很好的富氧环境,使生活在陆上的昆虫类陆生生物突然崛起。可以说巨型蜈蚣的出现也是自然选择的原因。
在石炭纪,地球环境与现在千差万别,当时所有的大陆都是连接在一起的,称之为盘古大陆,石炭纪的盘古大陆森林茂密,由森林产生的氧气使空气中含氧量达到了近45%,是今天空气含氧量的2倍,这种环境极大促进了昆虫的进化。
我们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关系简单推理一下,由于地球植物异常繁茂,那些以植物为食的生物可以得到大量的食物来源,同时氧气充足,它们的体型会越来越大,而位于这些生物上部的捕食者就犯难了,自己的食物比自己个头都大,如果无法击败它们,自己就会饿死,所以这些捕食者也就会越来越大,同时食物来源的丰富也会促进捕食者体型壮大。
成也森林,败也森林。目前科学认为石炭纪晚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就是由森林引发。由于森林繁茂,经过上亿年的积累,这些森林变成了大量的煤炭,研究认为当时由枯木形成的煤炭遍布全球,煤炭层厚度可达30米,且当时地质活动活跃,经常火山喷发熔岩遍地,再加上当时地球大气的高含氧量,盘古大陆瞬间变成火的世界。这场大火持续数十年,由这场大火导致的温室效应直接导致地球大气升温5摄氏度左右,有毒气体更是在大气中飘荡了近万年,两栖动物受到重创,巨型昆虫几乎全部灭绝,巨虫时代结束,地球转向爬行动物时代。
感谢浏览,我是漫步的小豆子,欢迎关注。
蜈蚣又称百足虫,现在人们看到的蜈蚣通常只有9~17cm。然而在3.55亿年前~2.95亿年前的石炭纪时代,蜈蚣长达3米,就像一架楼梯;蜘蛛有人头那么大;蜻蜓大得像老鹰…
石炭纪时代又称“巨虫时代”,处于古生代第五纪。3.55亿年~2.95亿年前的石炭纪正处于造山时期,北方古大陆温暖潮湿,南方冈瓦那大陆冰川覆盖。北方陆地扩张,气温适宜,森林植被大面积增加,氧气含量剧增,为生物的繁衍进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这时脊椎动物达到了空前绝后的进化飞跃,逐渐从水生动物进化为两栖动物或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多数是体型庞大,最经典是北美宾夕法尼亚的林蜥;还有当时的蜻蜓两翅可达74cm,就像一架小型直升机;还有3米长的巨型蜈蚣…
综上所述,石炭纪会出现3米长蜈蚣等巨型动物个人认为大致有以下两大原因:
关于“古代的人为什么以蛇作为腾?”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苑振岚]投稿,不代表阿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27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阿泰号的签约作者“苑振岚”!
希望本篇文章《古代的人为什么以蛇作为腾?》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阿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古代的人为什么以蛇作为腾?”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的人为什么以蛇作为腾?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